安阳战绩(安阳发生的著名战役)

安阳,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厚重底蕴。自古以来,这里就发生过无数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留下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战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些发生在安阳的战争故事,探寻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留下的传奇。

一、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安阳成战场

在战国时期,安阳成为了诸侯争霸的焦点。这里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是兵家必争之地。以下是一些发生在安阳的著名战役:

序号战役名称参战双方战役结果
1马陵之战魏国VS赵国魏国大败
2桂陵之战楚国VS齐国楚国获胜
3韩魏之战韩国VS魏国韩国获胜

在这些战役中,赵国的赵奢、齐国的孙膑、楚国的春申君等著名将领都曾留下了赫赫战功。其中,马陵之战更是以智谋和勇敢著称,被誉为“战国第一战”。

二、秦汉时期:安阳成为统一战线的重要节点

在秦汉时期,安阳成为了统一战线的重要节点。以下是一些发生在安阳的著名战役:

序号战役名称参战双方战役结果
1安阳之战楚汉联军VS秦军楚汉联军获胜
2赵高之乱赵高VS刘邦刘邦获胜

在这些战役中,楚汉联军在安阳之战中成功击败了秦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而赵高之乱则展示了刘邦的智谋和胆识,为后来的楚汉争霸奠定了基础。

三、三国时期:安阳成为战略要地

在三国时期,安阳成为了战略要地。以下是一些发生在安阳的著名战役:

序号战役名称参战双方战役结果
1安阳之战曹操VS袁绍曹操获胜
2官渡之战曹操VS袁绍曹操获胜

在这些战役中,曹操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谋略,成功击败了袁绍,奠定了曹魏在北方的统治地位。而官渡之战则成为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

四、隋唐时期:安阳成为军事重镇

在隋唐时期,安阳成为了军事重镇。以下是一些发生在安阳的著名战役:

序号战役名称参战双方战役结果
1安阳之战唐军VS突厥唐军获胜
2阴山之战唐军VS突厥唐军获胜

在这些战役中,唐朝的军事将领如李靖、李世民等,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谋略,成功击败了突厥等少数民族,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安阳,这片古老的土地,见证了无数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战争传奇。如今,虽然战争已经离我们远去,但那些英勇的事迹和感人故事,依然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让我们一起铭记历史,传承英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曹操的一生中的战绩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曹操的战绩甚多: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曹操引兵于东郡,大胜黑山贼白绕于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春,曹操剿灭黑山贼和匈奴于夫罗部。鲍信等人至东郡迎曹操领兖州牧,曹操进兵攻打黄巾于寿张(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之东。冬,曹操收黄巾军降卒三十余万,号为青州兵。袁绍袁术兄弟不合,公孙瓒协助袁术,命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曹操与袁绍合力攻打三路军马,获全胜。

[公元193年](初平四年)春,曹操屡胜袁术,袁术败走淮北,至夏,曹操还军定陶。秋,曹操军征讨陶谦,连续攻下十多座城池,陶谦守城不敢出战。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春,曹操父亲曹嵩被陶谦杀害,曹操欲报杀父之仇。夏,曹军进攻徐州,纵军屠杀数万人,攻拔襄贲(今江苏省涟水县)。吕布与张邈、陈宫等攻打曹操,曹军调头与吕布大战,不敌吕布骑兵,惨败,曹操被烧伤。曹军与吕布军对峙百日余,吕布军粮尽退兵。九月,曹操回军鄄城。十月,曹操军至东阿(今平阴县东阿镇),当年蝗灾频乱,军粮奇缺。

[公元195年](兴平二年)春,曹军袭取定陶。夏,曹操用伏兵之计大破吕布军,吕布投靠刘备。八月,曹操军围雍丘(今河南杞县)。十月,汉献帝拜曹操为兖州牧。十二月,攻破雍丘,张超自杀,曹操夷张邈三族。后张邈亦被杀,兖州平定,曹军东略陈地(淮阳等处)。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春正月,曹操军攻取武平。曹操遣曹洪西迎汉献帝,因兵乱未成。二月,曹操进军讨破汝南、颍川黄巾军何仪、刘辟、黄郡、保曼等,汉献帝拜曹操为建德将军。六月,汉献帝假曹操节钺,录尚书事。九月,汉献帝加封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曹操迫使汉献帝迁都许(今河南许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总揽朝廷军政大权。十月,曹操征讨杨奉。曹操让大将军与袁绍,自任司空,行车骑将军。曹操开始屯田。刘备军被吕布打败,曹操收纳刘备。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春正月,曹操攻打宛城,张绣投降,后又反悔,与曹军交战,曹军战败,曹操中流矢,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战死。曹操引兵还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后击破张绣军,归还许都。袁术欲称帝,曹操出兵与袁术军交战大胜;后数遭刘表、张绣军侵袭。十一月,曹操亲自南征到宛城,胜刘表军,攻取湖阳、舞阴。(湖阳、宛亦为今河南湖阳、宛)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春正月,曹操回军许,初置军师祭酒。(中、前、左、右军师等)三月,曹操军围张绣于穰(今河南邓县)。五月,刘表遣兵救张绣,曹军前后受敌,于是深夜凿险为地道,过辎重,设奇兵,大破张刘联军。吕布部将高顺打败刘备,九月,曹操亲征吕布。十月,曹军屠戮彭城(今徐州),围攻下邳(今徐州东)。曹操用荀攸、郭嘉计策,决泗、沂之水灌城,一月有余,下邳城破,曹操处死吕布、陈宫等人,收降臧霸等将。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四月,曹操进军临河(今内蒙古临河县),大破眭固等人。八月,曹操进军黎阳(今今河南浚县)。九月,曹操返回许都,分兵守官渡。十一月,张绣投降,被封为列侯。十二月,曹操兵发官渡。庐江太守刘勋率众降,封为列侯。刘备与董承等人密谋,背反曹操,曹军刘岱、王忠部攻打刘备失利。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春正月,董承等人暗中谋害曹操,失败后被处死。曹军东征刘备,获胜,刘备投奔袁绍,曹操收降关羽、俘获刘备家小,返回官渡。二月,袁绍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等人攻打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袁绍引兵亲至黎阳。四月,曹军北救刘延,从荀攸计策,于白马大胜袁绍军,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袁绍军渡河追击曹军,曹操在延津南用辎重诱敌的计策大破袁绍军,斩杀文丑,还军官渡,袁绍军进保阳武,关羽回归刘备阵营。八月,袁绍曹操联营数十里对峙,袁绍军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曹操也做土山地道相应。孙策乘官渡战局动荡,意欲偷袭许都,未出兵即为刺客所杀。曹操用荀攸计,派徐晃、史涣焚毁袁绍运粮车队。十月,袁绍遣车运粮,派淳于琼等五将领兵万余人护送,宿袁绍营北四十里。袁绍谋臣许攸投奔曹操,献计烧粮。曹操自领步骑五千人夜袭淳于琼部,士卒皆殊死战,大破袁绍军,斩杀淳于琼等将。袁绍派遣张郃、高览攻打曹操大营,张、高二将闻听淳于琼部被击破,投降了曹操,袁绍军大败,袁绍与长子袁谭等人仓皇北逃.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P><P>五月,袁绍病死。</P><P>九月,曹操征讨袁绍二子残部,袁谭、袁尚屡败退,固守不出。</P><P>

[公元203年](建安八年)</P><P>三月,曹军大破袁谭、袁尚军。</P><P>四月,曹操进军邺(今安阳)。</P><P>五月,曹军回师许都,留贾信屯黎阳。</P><P>八月,曹操征讨刘表。袁绍二子相斗,袁谭失利,投靠曹操。</P><P>十月,曹军复北进,袁尚军挫败。</P><P>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P><P>二月,曹军攻打邺城。</P><P>五月,曹操决漳水灌城,城内大半人饿死。</P><P>七月,曹军大破袁尚援军。</P><P>八月,邺城告破,曹操斩杀审配,哭祭袁绍,善待袁绍家眷。</P><P>九月,曹操免去河北赋税一年,汉献帝封曹操为冀州牧。</P><P>十二月,曹操进军南皮,整顿地方局势。</P><P>

[公元205年](建安十年)</P><P>正月,曹操军大破袁谭,袁谭战死,曹操平定冀州。<BR><BR>四月,黑山贼张燕率兵卒十余万投降曹操,被封为列侯。</P><P>八月,曹操征讨乌丸。</P><P>

[公元206年](建安十一年)</P><P>正月,曹操军围壶关征讨袁绍外甥高干,高干败走,后被杀。</P><P>八月,曹操军东征海贼管承部,获胜。</P><P>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P><P>曹操从郭嘉计,北征三郡乌丸。</P><P>曹军受阻渤海滨,于是率军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至冷口一带),进军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P><P>八月,登白狼山,乌桓之战曹操军大胜,斩杀乌桓王蹋顿,胡、汉降军二十多万。</P><P>九月,公孙康杀死袁尚、袁熙,曹操统一北方。</P><P>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P><P>正月,曹操回到邺城,造玄武池操练水军。</P><P>六月,曹操被封为丞相。</P><P>七月,曹操南征刘表。</P><P>八月,刘表病亡,幼子刘琮代位,屯居襄阳,刘备屯居樊城。</P><P>九月,曹操军到新野,刘琮投降,刘备逃至夏口,曹操进军江陵。</P><P>十二月,赤壁大战,曹操军不习水战,且瘟疫盛行,被孙权刘备联军大败于赤壁,被迫退军。</P><P>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P><P>曹操大治水军,巩固自身势力、稳定北方政局,并设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P><P>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P><P>冬,曹操作铜雀台。</P><P>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正月,太原商曜等叛乱,曹操派遣夏侯渊、徐晃围破之。三月,曹操派钟繇讨伐张鲁。马超、韩遂举大军叛乱。曹操派曹仁讨伐,马超等人屯居潼关,曹操下令严守不出。</P><P>七月,曹操西征迎战马超军,派徐晃、朱灵等夜渡蒲孤津,据河西为营。曹操自潼关北渡,马超截击曹军,曹操被校尉丁斐用饵敌之计救回。曹操军拒渭口,多设疑兵,暗中用舟载兵入渭,造浮桥,深夜分兵结营于渭南,马超夜里劫营,被曹操伏兵击破。马超等屯居渭南,向曹操求和,曹操不许。九月,曹操进军渡渭水,离间了马超和韩遂,大胜关西军,马超败走凉州。十月,曹操北征杨秋,围攻安定,杨秋投降。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正月,曹操回到邺城。汉献帝命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效仿汉初萧何故事。十月,曹操再次征讨孙权。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口,攻破孙权江西大营,俘虏孙权军都督公孙阳。合并中国的十四州,改为九州。五月,曹操被封为魏公。七月,曹操开始建魏社稷宗庙。九月,曹操作金虎台,凿渠引漳水入白沟疏通河道。十月,曹操分魏郡为东西部,设置都尉。十一月,曹操初置尚书、侍中、六卿。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正月,夏侯渊与马超、韩遂大战,曹军获胜。三月,汉献帝使魏公位在诸侯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七月,曹操再次征讨孙权。夏侯渊平定凉州。十一月,汉皇后伏氏被曹操废黜处死。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正月,曹操之女被汉献帝封为皇后。三月,曹操西征张鲁。五月,曹军剿灭氐王窦茂军。七月,曹军兵至阳平,夜袭阳平关,大胜张卫军,张鲁溃逃巴中,曹操军入南郑,收复巴、汉。八月,孙权围合肥,张辽、李典击破孙权大军。十一月,张鲁投降,被封为列侯。

[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三月,曹操亲耕藉田。五月,汉献帝进曹操爵为魏王。十月,曹操再度征讨孙权。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二月,曹操进军屯江西郝溪。孙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曹军逼攻,孙权退走。三月,曹操引军北归。四月,汉献帝命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帝王出行的车驾、道路)。五月,曹操兴建泮宫。十月,汉献帝命令魏王官帽上佩缀十二旒,坐金根车,套驾六匹马、配置五时副车,立曹丕为魏太子。

项羽有哪些战绩

1、破釜沉舟

宋义带领军队前往,到了安阳这个地方的时候,停驻了46天之久,迟迟不动。

此时军中缺粮士兵萎靡,而宋义却丝毫不担心整日饮酒作乐,项羽实在难以容忍,于是进入营帐杀了宋义,并指责他叛国,赢得了众将士的拥戴。项羽的这个举动震惊全国众诸侯。

此后,项羽立马带领手下所有兵马全数渡过黄河前去支援赵国以解巨鹿之困。在渡江以后,项羽命令手下的士兵把每只渡船都凿沉,摔破军中所有的锅,烧毁军营,只携带三日的粮食,表明决心,已示决一死战,决不后退。

正是如此,全军带着向死而战的心来到了巨鹿之处,一举包围了秦军,使其无法与外界相连通,楚军将士士气威猛,吼声震天,以一敌十。

在经过了九回激战以后,楚军最终大破秦军,引得前来增援的各路诸侯全数闻风丧胆,不敢靠近。此次一战解救赵国之后,项羽名声大震,回楚国接见各位诸侯时,没有人敢正眼看他。

2、背水一战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命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

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时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战后有人问:“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

3、从容不迫

飞将军李广一次率百余骑追杀匈奴三名射雕手,将与返回之时,匈奴数千骑兵赶来,见到李广的军队,以为是汉军诱敌的疑兵,并未直接进攻,而是上山摆开阵势。

李广的骑兵十分害怕,都想掉转马头往回奔。李广说:“那些敌人认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九使他们更加坚信我们是诱敌之兵。”

李广命令所有的骑兵说前进,一直走到离匈奴阵地不到二里多路的地方才停了下来,并下马解鞍。这时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骑上马,带十几个骑兵,射杀白马将,然后重回到他的队里,卸下了马鞍。

他命士兵都放开马匹,睡卧地上。这时天色已晚,匈奴兵始终觉得他们可疑,不敢前来攻击。半夜时分,匈奴以为汉军在附近有伏兵,想乘夜袭击他们,便引兵而去。第二天一早,李广回到了部队。

4、马与老虎

天下的事成功在于勇敢、失败在于怯懦。马第一天因为鬃毛遮住了它的眼睛,所以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老虎,所以胆大勇猛,不知道害怕;第二天,它的鬃毛被剪短了,它看清楚了自己的对手是老虎了,所以精神上就胆怯、气馁,就失败了。

马显然是输给了自己,未战之前,它的内心已经崩溃。狭路相逢勇者胜,即使争斗双方实力有差距,信心与勇气也能在其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5、刘邓大军歼灭敌人

刘邓大军主力进入鄂东后,经艰苦战斗,已控制长江北岸300余公里,正在庐山的蒋介石惊恐万分,唯恐大军过江,接连命令国民党军队5个步兵团狙击我军。

1947年10月,刘邓巧用有利地形,以17个团的兵力在蕲春的清水河的高山铺布下“口袋阵”,诱敌深入,歼灭对方1.26万人,割掉了尾追我军的“尾巴”。

为实现毛泽东希望的挺进大别山,站稳脚跟的“最好前途”奠定了基础。这一仗,也是刘邓大军在大别山期间最大的一仗。

战国四大名将是谁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战绩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战国四大名将的称呼,指的是战国时期四位极其有名,战功赫赫的将领。他们虽然被称为战国四名将,但实际上也就是两个国家的人物,也就是世代仇敌的赵国和秦国。赵国又两位,廉颇李牧,秦国也有两位,白起王翦。那么,这四位名将各自都有着怎样的战绩,以至于能够并列四大名将呢?

战国时期兵法达到巅峰也与其特殊时代有关;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从最开始的几百上千人,到后期的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级的大会战,这在哪怕是二战时期都是极为壮观罕见的,这也造就了一大批天才军事家、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期功绩之显赫,韬略之卓绝,令后人难忘其项背,是战国时期站在诸多名将最顶端的四个人,他们拥有哪些著名的功绩来支撑呢?

信平君——廉颇

赵惠文王初年,东方六国以齐国最为强盛,、齐国与秦国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国欲东出扩大势力,赵国首当其冲。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国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公元前285年、在中阳、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四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公元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威震诸侯,廉颇班师回朝,官拜上卿。

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奔魏居大梁,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

廉颇早年战功赫赫,威震七雄,但晚年之时,郁郁不得志,所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是出自于此时,而后廉颇转投他国,但也都不得志,后郁郁而终;对绝世名将来说,这也是一种悲剧。

唐朝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赵信平君廉颇。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孙膑、田单、赵奢、李牧、王翦而已。

武安君——李牧

武安君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公元前229年,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秦王嬴政乘机派大将王翦亲自率主力直下井陉,杨端和率河内兵卒,共领兵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

但可惜的是,虽然赵王将全国军队都交给了李牧,却对李牧并不是真正的信任;被秦王再用反间计,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

赵王一听立马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无辜忠诚良将,只过了三个月,到了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平定东阳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下邯郸后,俘赵王迁及颜聚。赵国公子嘉逃代称王。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武安君——白起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的国力就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王十二年,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强将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秦昭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全歼敌军。

秦国对赵国用反间计坑过廉颇和之后的李牧,但是赵国也不傻啊,用重金收买秦相范雎说白起的坏话;而后来白起也挺配合的,秦王让他出战赵国,他不肯,秦王自然更是怀疑;最后一代战神,被赐死杜邮。

武成侯——王翦

王翦是一个比白起更传奇的存在,据《秦本纪》考证:

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邺,取九城。王翦攻阏与、橑杨,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以下,什推二人从军,取邺安阳,桓齮将。

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将河内,羌瘣伐赵,端和围邯郸城。

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引兵欲攻燕,屯中山。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始皇帝母太后崩。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自立为代王,东与燕合兵,军上谷。大饥。

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之西。

二十一年,王贲攻。乃益发卒诣王翦军,遂破燕太子军,取燕蓟城,得太子丹之首。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王翦谢病老归。新郑反。昌平君徙於郢。大雨雪,深二尺五寸。

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

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虏代王嘉。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五月,天下大酺。

王翦一生无一败,原因是王翦从不打无把握之仗,从伐楚就可以看得出来,非得找秦王要六十万军队才肯出征,因为这都是王翦经过仔细计算过的,但是秦王不听,让李信率二十万出征,结果惨败,还得让王翦出马,给兵六十万,结果灭楚。

王翦也是四大名将中唯一善终的存在,乃至在整个古代名将史中,比王翦还会做人的,估计没有了,能比肩的也唯独李靖和郭子仪等寥寥数人了。

关键是王翦的后人也很给力,儿子王贲是虎父无犬子,也是绝世名将;孙子王离就不多说了,兵败项羽,后降楚(也有人猜测是被项羽杀了);虽然历史上对于王离的后代没有多说,但是从晋代琅琊王氏的家谱中倒是提到了,说王离有两个儿子,长子王元,次子王威。王离投降了项羽,王离家族的人纷纷出逃,否则秦二世和赵高肯定会灭他们满门。王元逃到了现在临沂,成为琅琊王氏的先祖;而次子王威逃到了现在山西太原,成为太原王氏的始祖。而之后的王氏家族,多次左右了华夏历史的进程,不可谓不强大。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